|
中國主要鼠類的分別及分類關于不同野鼠特點介紹
關于三種家鼠和臭鼩鼱偶爾,前面已有介紹,描述。下面簡要介紹我國主要野鼠的特點。 (1)社鼠;中型鼠,體細長,耳大而薄雌鼠乳頭4對。多棲息在山區的樹木、茅草叢中以及梯田田埂上,在山邊居民區附近亦能見到。社鼠尾細長,善攀登,以樹葉在樹上3~5m處筑巢。食性雜,多食堅果,也危害農作物。多在黃昏后活動。春末進入繁殖盛期,每胎4~6個仔。其分布區較廣,除西北外,其他很多地區均可見到。 (2)針毛鼠;中型鼠,尾細長,超過軀體長度,雌鼠有乳頭4對,耳比社鼠的略小。多棲居在山區田間的灌木、雜草叢中,以及溪邊、巖縫和樹林中,有時在樹上筑巢,天熱時回地面生活,洞系較復雜,其中有窩巢、洞道和盲道,巢材多為樹葉、竹葉、雜草和樹枝。喜食野果,盜食稻、麥、花生和漿果,是當地農、林主要害鼠之一。主要在夜間活動,白天偶爾可見。善上樹,在枝間穿行覓食。全年皆可繁殖,春末夏初為高峰,分布在中南、華東與西南,如圖15所示。 (3)黃毛鼠;中型鼠,體纖細,尾長略超過體長,耳小,后足短,雌鼠乳頭6對,是南方農田主要害鼠之一。喜棲居于稻田蔗地、菜田及塘邊、海堤上,善游泳。洞穴典型,洞口2~5個,洞道彎曲多分支,有巢1個,稻草或野草墊窩。洞口周圍常有顆粒狀泥丸。以植物性食物如稻、麥、花生、豆類、菜蔬等為主,也捕食魚、蝦、蟹以及蛙、蟲等。晝夜活動,夜間為主。活動范圍視食物豐欠而定,缺食時可遠達1km。繁殖力強,4、5月為繁殖盛期,每胎5~6仔,幼鼠3個月性成熟,分布于中南、華東與西南地區。 (4)板齒鼠;體型較大,體重常超過500g,頭小吻短,尾長稍短于體長,尾毛稀疏,鱗環清晰,雌鼠乳頭6對,后足墊6個。喜棲于土松又濕的水渠旁、池塘邊、海堤和田埂上,有時棲息在雜草叢下、柴草垛下。洞系復雜,有洞口2~4個,直徑達13cm,洞道長260~750cm。以植物為主食,如蔗、稻、香蕉、甘薯等,對蔗稻危害嚴重。有時捕食魚、蟹。板齒鼠多疑善斗,遇敵受驚潛水而逃來不及則反身相撲。多在夜間活動。全年皆可繁殖,每胎4~6仔,分布 于中南、華東與西南。 (5)黑線姬鼠。體型較小,尾長略短于體長,尾毛少,環明顯,耳短,前足中央兩個掌墊較小,后足部較短,雌鼠乳頭4對。兩耳之間直到尾基有明顯黑色條紋。喜居于向陽、潮濕、近 水處,在農區多居于田埂、堤壩、土丘及草叢中。洞穴簡單,洞口2~3個,洞長1~2m,洞中有球形窩巢,以麥、稻葉及千草構成。主要以種子、根、莖等為食,尤喜食稻、麥、豆、薯等,亦捕食昆蟲。夜間活動為主,黃昏和清晨頻繁。隨季節和食物變化常有短距離遷移,少數進入 住宅。每年產3~5胎,每胎5~7仔。在東北的繁殖季節短于南方,分布于全國許多地區。 (6)朝鮮姬鼠;體型與黑線姬鼠相仿,耳較大,四肢較粗壯,前后足掌墊均為6個,前足中央兩個較大,后足較長,雌鼠乳頭4對。主要棲息于混交林、闊葉林、楊樺林及森林附近的農田中。筑巢于林地的枯枝落葉中,冬季活動于雪被下,雪面上有洞口。喜食種子、果實,有時捕食昆蟲,很少吃植物的綠色部分。能挖出土層中的種子,嚴重破壞造林。有以枝葉掩蓋食物的習性。夜間活動為主,4月開始繁殖,5、6月最盛,每胎5~7仔,分布于東北、華北與西北。 (7)小林姬鼠;體型與大林姬鼠相仿,尾長明顯短于體長,尾毛較發達,尾環不明顯。后足顯著短于大林姬鼠。前后足均有6個掌墊,雌鼠乳頭3對。主要棲息在雜草茂密的水渠旁,在農區可于作物郁閉和雜草多的地方見到。掘洞營巢亦常在渠堤和田埂上,洞穴簡單。喜食種子,亦食綠色部分,夜間活動。繁殖高峰在4~6月,每胎5~7仔,分布于西北和西南。 (8)布氏田鼠;體型較小,尾短,僅及體長1/4,尾毛長,耳短小。多在針茅草原棲息,尤喜在長有冷蒿和多根蔥之處生存。群居,洞穴復雜,洞口多,洞道分叉,離地表淺,有窩果和廁所,秋季洞內有儲草的倉庫數個,巢為橢圓形。白天活動,冬季少上地面。主要取食植物的綠色部分,如羊草、苔草、冷蒿等。每年繁殖4胎,每胎5~8仔。仔鼠兩個月性成熟,數量波動很大,密度高時每畝有洞400個。有隨食物變化而遷居的習性,分布于東北和華北。 (9)東方田鼠;體型較布氏田鼠大,尾較長,超過體長的1/3,后肢足背有短毛,掌墊5個。喜居于低洼潮濕處,有季節性遷移習性。主要食植物的綠色部分,如苔草或楊柳枝條,有時食種子。洞穴簡單,洞道表淺,斜入地下,長僅150cm左右,無支道和倉庫。冬季啃食林木幼苗,造成危害。每年繁殖3~4次,每胎5~8仔。在洪水泛濫時成群遷移,密集成災,分布于全國許多地方。 (10)紅背;體型較小,尾長約為體長的1/3,較粗,尾毛較長。四肢短小,足掌前部有毛,掌墊6個,耳小,隱于毛下。毛色冬、夏不同,是林棲鼠類,尤其是在森林草原中。喜棲于低洼潮濕處,常在枯枝落葉下或倒木旁筑洞營巢。喜食嫩枝、嫩葉及花與果實,更喜食種子。全天活動,但以夜間活動為主。每年產2~3胎,每胎5~6仔,5~7月為繁殖高峰,分布于東北、華北和西北。 (11)棕背解;體型粗胖,尾纖細,長為體長的1/3,體毛長而有光澤。四肢短小,后肢較短,耳較大但隱于毛中。喜棲息于林區內干燥處,如針闊混交林、苔地森林中干燥處。洞穴多在枯枝落葉下或倒木旁,有時利用朽木的空洞。冬季在雪下活動,雪面有洞口,雪下有洞道。全天活動,夜間為主。春夏季食植物綠色部分,其他季節食種子和樹莖韌皮部,是林業害鼠。每年繁殖2~4胎,每胎5~6仔,5~7月生育盛期,分布于東北、華北和西北。 (12)大倉鼠;體型較大,外形與幼年褐家鼠類似,但尾短,其長不超過體長的1/2,頭鈍圓,有頰囊。耳短而圓,具很窄的白邊。雌鼠乳頭4對。喜棲于土質干燥而疏松的農田、菜地、荒地里,性兇猛,常獨居。洞穴較復雜,洞口垂直,洞深而洞道長,內有倉庫和窩巢。洞口分明、暗兩種,暗洞開在隱蔽處,且常由內向外虛堵洞口直徑4~6cm,倉庫2~3個,距地長40~85cm,存糧可達1000g,主要為糧、豆、花生或草籽。主要在夜間活動,儲糧時白天亦可見到。是農業害鼠。每年3~10月繁殖3~5胎,每胎7~9仔,分布在東北華北、中南與華東。 (13)黑線倉鼠;體型較小,尾長僅及體長的1/4,體短粗,吻鈍,耳圓,有頰囊,雌鼠乳頭4對。背部亦有明顯縱向黑色條紋。喜居于平原耕地以及草原、沙丘,在林邊亦可見到。洞穴多樣,大致可分臨時洞和儲糧洞、棲息洞等。臨時洞簡單無巢,短淺,末端有膨大部分,供臨時存糧。居住洞較復雜,洞口1~5個不等,常以土虛堵。巢穴不深,有存糧習性。頰囊為其運糧工具。夜間活動為主。主要食種子以及植物的綠色部分,有時捕食昆蟲。每年產3~5胎,每胎4~7仔,除西南外兒乎可在各大區見到。 除上述野鼠外,有些野鼠在局部地區也可造成危害,需要控制其密度 2.其他鼠種與野鼠的區別 (1)小家鼠、褐家鼠、黃胸鼠形態習性及其與野鼠的區別小家鼠、褐家鼠、黃胸鼠等3種家鼠在形態方面各有特點,與野鼠中有的種類差別甚大,但有些種類需認真辨認才可區分。家鼠與野鼠最大的區別是棲息生存場所不同,家鼠棲息在居民區及其附近,野鼠則大多數棲息于農田、樹林、溪邊與草原。但是,家鼠有時可較長時間棲息于田野中,反之,有些野鼠偶爾進入居民區此外,野鼠的新物反應一般較輕,家鼠較重。隨著地區的不同,可能進入居民點的野鼠亦有差別,故應聯系所在地區分析、區分鼠的種類. (2)臭刷睛形態習性及其與野鼠的區別 從分類學看,臭的睹與野鼠的最大不同是屬于不同的目。臭刷睛屬于食蟲目,牙呈鋸齒狀,有犬齒;而野鼠都是嚙齒目,門牙呈鑿狀,沒有犬齒。此外,臭購睛有臭腺,散發出特殊氣味。 以上是我國鼠類的主要品種,下一章介紹(煙臺除老鼠公司15753505857)煙臺滅鼠公司應具備的主要技能。 |